您好,欢迎光临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书记论坛,今天是:  
首页 论坛简介 通知公告 新闻动态 媒体聚焦 书记视点 论坛资料 联系我们
论坛资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论坛资料 >> 正文 >>
论高职示范院沟通式心理素质教育
2014-10-27 20:17:30   来源于:

论高职示范院沟通式心理素质教育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 乔娜

摘要:高职院校的教学理念具有独特性,学生的心理素质有待提高,只有将思想素质教育进行改革,改变现有的模式,采用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才能使整体的教学水平有所提高,沟通式的教育手法是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及心理健康的引导,有助于我们更深层次的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因才施教的培养学生。使其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切实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义不容缓的工作。

随着“90后”大学生走进校园,思想上并没有产生健全的成熟感,在面对社会的快速发展、网络发达的现状下,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容易产生极端现象,大学生思想产生冲突与异常现象在所难免。校园出现的突发极端事件不断增多,启示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大学生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不仅仅是思想问题、政治问题、道德理念问题、更多的来自于生活中所引起的心理问题,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也应该加强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分析引导学生。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联系与区别,根据学生年龄现阶段心理特点规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够真正深入到学生心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

一、心理健康教育缺乏“沟通式”教育理念

高职心理素质教育是以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理论为基础,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针对大学生进行学生思想、学习方式方法、人际交往、心理障碍等方面内容进行疏导以及正确的引导。用基本原理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政治理论、价值取向、思想观念等当面的内容进行教育。

(一)心理素质教育理念不健全,教学理念不灵活

心理素质教育方法多采取宣传心理学知识,心理疏导、心理测试、学生心理活动团训、与大学生交谈、讨论等方式多采取以理论教育,课堂讲授,面对面说服教育、案例分析等。传授的过程中,彼此存在独立性,交叉性较少,内容彼此无贯穿性。

(二)心理素质教育形式单一,特色不够鲜明

心理健康侧重于学生心理方面,引导学生走向心理健康,从自身的心理特点、量表出发,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强调个人的人格健全、心里健康。现在高校所采用的教育形式比较单一,没有定期开展大规模的教育讲座、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或者建立健全的心理社团,这样不能够满足大多数的学生心理发展的要求。

(三)心理素质教育质量不高,缺乏创新性

心理素质教育在高职院校正在处于刚刚试用阶段,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没有真正的贯穿于每门学科中,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认可度不强,老师的应用质量不高,师资水平比例不够,现在多数以兼职为主,导致教育质量部高,同样缺乏创新性。

二、实施沟通式心理素质教育的对策

沟通式心理素质教育有明显的是实践性,自主性、系统性,在沟通式的教学中,大学生就可以从被动的接受,变成了主动的参与者,是沟通式心理素质教育的主体。高职院校沟通式心理素质教育主要的任务是引导大学生能够更好的进入到学习的模式中,引导学生去感受心理的教育,去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他们的心理健康成长提供各种有利的条件,让学生能够产生从心理接纳,并且处于主动的实践、积极思考的状态。

(一)注重教学手段的应用,真正落实心理素质教育理念

高职院校的教育对象具有自己的独特性,不同的院校对学生的培养的理念以及方式方法不同,这个就是需要对学生进行沟通式教育过程中,一定需要进行调查研讨,对学生性格等特点进行系统分析,把握好宗旨、理念、目标等方面的信息,将信息进行综合性质的归纳,最后成为课试用的材料。

(二)注重沟通方式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

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沟通式心理教育的同时,也应该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机的结合,使沟通教育真正成为思想教育的一种特殊的方式,教育部曾经颁发《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 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文件中指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应该引起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重要性有深刻的认识,明确重要的地位,在传授过程中将思想健康教育知识应用到教育中,将心理健康教育当作一种思想及方法,深入到学生的心里,真正为学生解开疑惑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

(三)教师队伍建设应该具有专业性

高职院校心理教育是一项专业性、知识性、实践性很强的复合性的工作,从事这样工作人员应该具有很强的心理理论的专业知识,同时也具有思想政治理论的水平,能够真正的将学生的沟通式心理素质教育应用到管理中,不仅仅要用心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正确的疏导,提供适合的场所与心与心体验的机会,使学生的主导作用真正的得到发挥,又要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提高与应用。

(四)心理素质教育的素材的可生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课程采用贴近生活的素材,学生亲身经历过的故事,设计出适合学生能够学习并且能够接受的氛围,引导学生能够进入其中,亲身去感受成功与失败,换起相应的情感体验,体验式心理素质教育活动与学生愉快的活动相融汇,在和谐的气氛中学习。

(五)有效发挥辅导员在沟通式心理素质中桥梁与纽带的作用

高职院校学生特点鲜明,在遇到困惑和问题时,大部分学生的心理反应及思想动态是正常的,是一种自身本能自我保护的反应,辅导员在其中是纽带的作用。

在大学期间,学生的学习生活、专升本学习、恋爱、人际交往、出国、就业等方面的困难与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心理健康教育者都应该重点关注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课、班会等相关的课堂都应该发挥作用,在课堂上传授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方法,提高学生整体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Z].教社政[2001]1号文件,2001-03-16.

[2]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Z].中共中央国务院高教16号.2004-08-26.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http://www.studa.net

新闻动态 更多>>
通知公告 更多>>
书记视点 更多>>

指导单位: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 全国高专高专党委书记论坛主任委员会
承办单位: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联系电话:02987083908 投稿邮箱:gzsjlt@163.com 技术支持:杨凌贝塔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