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书记论坛,今天是:  
首页 论坛简介 通知公告 新闻动态 媒体聚焦 书记视点 论坛资料 联系我们
论坛资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论坛资料 >> 正文 >>
基于绩效管理视角的现代职业教育模式探析
2014-10-28 09:28:18   来源于:

基于绩效管理视角的现代职业教育模式探析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 柳玉民

摘要:文章以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为出发点,从绩效管理的视角重新审视了现代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观念,探索提出了新的现代职业教育模式,并对其进行了详细论述。

关键词:绩效管理;职业教育;模式

作者简介:柳玉民,1971年出生,男,汉族、河北承德人,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外语与旅游系,副教授,经济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学校教育人力资源管理,邮编067000。

2014年5月2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决定明确指出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随后,在6月23日,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做出重要指示“要树立正确人才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李克强在讲话中强调“要加快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为推动经济发展和保持比较充分就业提供支撑。” 可以说,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下,职业教育将迎来历史性的机遇和挑战,解决当前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改善办学条件,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构建新的教育模式将具有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本文将从绩效管理的视角,探索新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以期能对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有所帮助。

一、绩效视角下的职业技能人才素质

1.关于绩效的内涵

绩效(Performance)一词最早应用于金融投资管理方面,后来引入到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如今得到广泛应用。绩效的内涵也经历了从单维到二维到多维的发展历程。目前学术界对绩效内涵的主流观点有三种:一是绩效是结果,这种观点认为绩效是人们最终行为的结果和产出,是在特定的环境、特定的工作职能、活动或行为上的产出,是组织期望得到的结果。二是绩效是过程,这种观点认为绩效是行为和过程,持这种观点的人们则强调绩效是由个体控制下的与目标相关的行为组成,是雇员在实现工作目标的过程中表现的一系列行为特征,诸如工作能力,责任心、工作态度、协作意识等。三是绩效既是结果又是过程,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单纯的将绩效界定为结果(产出)和行为(过程)是有失偏颇的,绩效的内涵应该是结果和行为的统一体,在对绩效进行考评时,既要考虑结果,又要考虑过程。

2.现代职业技能人才的素质要求

在今年刚刚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的指示强调 “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李克强讲话“要加快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无疑,这就是对现代职业技能人才的素质要求,概括一下就是要高素质、高技能和一定的专业知识。具体的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职业技能,这是基本素质,是胜任岗位工作的前提;二是职场适应能力,这是灵活应对职称变化的能力,是成功就业和顺利转岗再就业的保证;三是创新能力,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素质,是职业生涯当中进一步提升,实现事业成功的重要素质。

3. 职业技能人才的绩效观

从对绩效内涵的分析中,得出的结论是绩效既是过程又是结果,这点毋庸置疑。而从这个视角看,高素质人才的职业技能、职场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素质都属于结果绩效范畴,是最终进行绩效考核时能够量化的素质,是摸得到看得见的素质。而获得这些素质的过程就是过程绩效,是难于量化考核的人才培养过程,但是,恰恰是这个过程在影响着结果。结论就是有好的人才培养过程才能创造好的人才培养结果。

二、绩效视角下的职业技能人才培养

1.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

2.绩效考核与职业技能人才培养

绩效考核作为评价手段和方法,在职业人才培养上的应用一是考试,体现的是学习成绩;二是技能测试,体现的是职业资格证书、等级证书;三是素质评价,体现在档案材料中的操行评语及获得的各种荣誉称号、奖励证书。这种传统的绩效考核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尽管各个学校都对考试、考核方法进行了改革,但是,使用的标准不一样,考核的内容不一样,组织的程序不一样,造成人才培养水平参差不齐。

3.绩效管理与职业技能人才培养

绩效管理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概念,更是新理念,它是一个封闭的循环系统,其设计的出发点是为了最终绩效目标的实现,绩效考核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它更加重视过程管理。如果把这种理念应用到职业人才培养上,能够统一人才标准,更加有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有利于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的衔接与贯通,体现当今教育发展的主题思想。

三、绩效管理视角下的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一)构建基于绩效管理视角的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绩效管理的流程及循环循环体系如图1所示。其包括制定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考核与绩效沟通等四个关键环节。与之相对应构建的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如图2所示,其包括制定职业技能人才标准、实施职业技能人才培训、人才培养质量考核和考核结果的沟通反馈。

(二)解读绩效管理视角下的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1. 制定职业技能人才标准

首先,制定职业技能人才标准应该由政府出面负责组织协调,由各个专门学校具体负责,相关企业积极参与,最后由政府职能部门核准发布。标准的制定过程,如果没有政府的协调组织和最后认可,制定出的人才标准就得到不同学校、不同企业和社会的广泛认可,标准就难于实施。

其次,基于绩效管理视角下的人才标准应该符合SMART原则,即必须是具体的、可以衡量的、可以达到的、与现代企业需求相关联的、具有时限性的。只有符合这个原则的人才标准,才能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可,才能够与国际接轨。

第三,职业技能人才标准要按照知识、技能、素质分别制定,要按照不同的专业制定,要分出不同的等级。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某一专业的职业技能人才标准

对应教育层次

标准类别

新闻动态 更多>>
通知公告 更多>>
书记视点 更多>>

指导单位: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 全国高专高专党委书记论坛主任委员会
承办单位: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联系电话:02987083908 投稿邮箱:gzsjlt@163.com 技术支持:杨凌贝塔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