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学生诚信教育及诚信体系建设研究
李佳倩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高职高专学生的诚信缺失现象已经引起各方的关注,本文分析了学生诚信缺失现象及原因,并提出高职高专诚信体系建设的意见,使更多学生自觉遵守诚信行为,从而推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关键词:高职高专;诚信教育;诚信体系建设
作者简介:李佳倩(1987—),女,汉族,籍贯黑龙江,现供职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航空航天与汽车学院辅导员,职称:研究实习员,学历: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教育,邮编:300350,电话:13821488711。
诚信是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每个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是每个合格大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求。近几年,我国高职高专教育发展越来越快。高职高专院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加,高职高专学生已经成为大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高专培养出的学生具有动手操作能力强,已经得到社会的认可。诚信教育对学生成长成才尤为重要,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走向社会的基础。
一、高职高专学生诚信缺失现状
近年来,在各大高校中普遍存在诚信缺失现象,目前高职高专学生诚信缺失现象主要表现在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
(一)弄虚作假现象严重
一是考试弄虚作假。很多学生步入高职高专后,上课不再认真听讲做笔记,课上实验数据造假,课后作业抄袭,考试之前不复习,考试存在侥幸心理交头接耳舞弊作弊。在大型国家级考试中,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作弊,如手机、隐形耳机、手表、橡皮等,有些院校还出现了枪手替考,这些现象不仅阻碍了各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不利于学生诚信品质的培养。影响了学校的学风校风;二是学术抄袭现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是学生毕业前的必修课,也是检查学生几年专业学习的大作业,其目的是让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见解思维方式完成老师布置的选题,但绝大多数同学都是从网上下载复制粘贴加简单修改,有甚者直接挪用其他人的劳动成果;三是求职过程造假。近几年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工作竞争日益激烈,一些同学为了找到好工作,制作各种假荣誉证书、等级证书、技能证书,编造自己的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虚造各种学生干部头衔,据《沈阳日报》报道,在一次招聘会上,一个班的40名学生有30人的简历上写着“班长”,更有一个公司接到了来自同一个学校的八位学生会主席的自荐信,真可谓是是挖空心思制假、造假[1]。四是想尽办法追逐名利。每年在奖、助、贷、减、免学费、评先评优、入党和学生干部选举时,部分同学造假自己的家庭贫困情况、编写不真实的材料、拉关系达到自己的目的。
(二)不遵守信用行为颇多
一是拖欠学费。有的学生是真正困难申请缓交学费,有的学生并非真正困难毫无任何原因拖欠学费,拿着学费进行吃喝玩乐,买高档手机、奢侈品、处着对象。有的学生夸大自己家庭困难程度进行学费减免,占真正困难学生的名额;二是骗贷逃贷。为了能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上得起学,国家为经济困难学生推行了助学贷款政策,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一些学生认为利率低、办理手续简单,夸大自己家庭困难程度,经济并不困难的学生也申请。在贷款过程中,一些学生提供错误信息,如家庭住址、电话、父母工作单位等。在还款时,他们不按时还款有的甚至不还款,这些现象不仅对自己的信用有影响,还给学校的资助工作带来了困难,也影响了银行贷款的信心;三是就业违约。一些学生通过招聘会和多家企业签订就业协议,通过比较后选择自己认为待遇好适合自己的工作,撕毁其他协议,这既损害了学校的名誉也给用人单位造成了损失。
(三)人际交往诚信缺失
一是与他人交往不诚信。有的学生总是以个人利益为重,以自我为中心,说话办事不负责。在人际交往中言而无信、背地造谣、偷盗财务;二是感情不负责。爱情是高校生活的一部分,但部分学生对待感情不负责,只是玩玩而已、消磨时间、攀比恋爱、未婚同居、脚踏多只船;三是网络诚信缺失。目前,80%以上的大学生都会使用手机或电脑等途径上网,网络在给我们带来大量信息的同时也产生了网络道德问题,网络虚假消息、网络病毒、网络诈骗、虚假网友每秒钟都有发生,大学生应该正确使用网络,注意自己的言论,这也是诚信的体现;四是家庭失信。随着经济的发展,家庭生活环境越来越好,父母能更好地满足孩子的物质生活,有的孩子只是一味的索取不知感恩,撒谎欺骗家长。还有一些学生拿虚假成绩欺瞒家长。
二、高职高专学生诚信缺失原因
诚信教育是一个漫长、系统的工程,高职高专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因素
社会上一些不良作风对高职高专学生诚信缺失具有很大冲击力。个人的享乐主义、奢侈之风、不择手段追逐利益,政治经济上的官商勾结、偷税漏税、贪污腐败,这些都对大学生诚信教育产生消极影响[2]。
(二)学校因素
目前,大多数学校仍比较重视专业教学,而忽略德育教育。很多高职高专在德育考核上没有具体的量化标准,没有学生诚信档案,也没有专门诚信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专业技能教育而忽略诚信教育。
(三)家庭因素
长期以来,中国式教育是只看重分数,其他都是次要的。所以在孩子身上出现的一些说谎欺骗、抄作业、考试作弊等行为没有及时纠正引导,导致孩子在价值取向上有偏差。有的家长不能以身作则,自己的种种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对学校的诚信教育也产生了影响。
(四)个人因素
现在高职高专学生都是90后了,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环境的优越和长辈的呵护使学生们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社会责任意思淡薄,破坏公物、酗酒打架、谈情说爱、通宵玩游戏。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容易受享乐主义、功力主义影响,从而放弃自己的原则,导致不诚信行为的发生。
三、加强高职高专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
学生诚信教育是高职高专德育教育的重要课程,学生的诚信教育需要学校、社会和家庭共同配合,才能更好地实现诚信教育的目标。
(一)发挥学校教育在诚信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充分发挥学校在诚信教育中的主导作用是学生成才成长和国家发展的需要。
1.倡导诚信为本,增强学生的诚信责任感
江泽民指出“从一定意义上讲,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有希望,未来的发展就有希望。”[3]因此,增强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将影响社会的诚信状况,促进社会优良风气的形成。各学院团委可以开展诚信教育的第二课堂活动和社会实践,通过活动氛围感受诚信的重要性,在活动中渗透诚信教育的内容,让学生做到诚实守信。各学院应积极开展以诚信为主体的辩论赛、征文比赛、主题班会、名人讲座、慈善募捐、志愿服务等,加深学生对诚信的认识。
2.建立健全诚信档案和激烈机制
建立学生诚信档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大学生在校期间,每个人的诚信记录应作为推优、入党、奖学金评选、助学金评定、学费减免、助学贷款申请、勤工助学岗申请的参考依据。同时,在学生就业时,诚信档案信息能与单位共享,这样既能规范学校管理,又为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帮助[4]。
健全的诚信激励机制能促进大学生的诚信行为。高职高专应严格执行学生手册,对考试作弊现象,严格查处,对评奖评优过程中作假的同学撤销、收回或停发;同时高校也应奖励诚实守信的同学,如设立某某之星奖、高校道德人物评选、感动校园人物评选等。用负面严惩和正面激烈的方法引导学生诚信行为。
3.加强课程建设,推动诚信教育
大多数高职高专学生成绩不太理想,他们也存在严重偏科现象,所以在有条件的高校中,可以因材施教,分类教学。如分数学、英语A、B班,这样因材施教,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杜绝了考试作弊现象。高职高专更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那么在课程考核中应将平时的实践操作纳入总成绩中,这样学生也更乐于学习,杜绝了最后考试作弊的行为。
4.加强师德教育,是高职高专诚信教育的基础
高校教师言传身教影响学生的行为。高职高专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水平,也要有高尚的道德素养。辅导员、班主任要多与学生交流谈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任课教师应以严谨的科研教学态度授课,高校教师对诚信教育的实施肩负着责无旁贷的重任。
(二)发挥家庭和社会教育在诚信教育中的辅助作用
父母是学生的启蒙老师,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十分重要,一个好的家庭环境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也至关重要。家长要树立正确的诚信价值观,培养孩子讲文明、诚实守信,同时家长也要为孩子树立诚信行为典范,注意自身言谈举止、为人处世等。社会各界要重视舆论引导,营造诚信氛围,各大媒体应大力宣传诚实守信、勤俭节约、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在学校和社会上形成一个诚实守信的文化氛围。
总之,不断挖掘高职高专学生的诚信缺失现象分析其原因,加快高职高专诚信教育体系建设,任重道远,需要我们在工作中探索、总结。
参考文献
[1]刘亚兰.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
[2]李宁.论高职院校学生的诚信教育[D].河北师范大学,2009.
[3]陶云,王松梅.高职高专学生诚信状况调查分析和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8):183-184.
[4]郑晓燕,姜英华.从诚信认知及诚信行为的角度审视高校诚信体系[J].东岳论丛(论点集萃),2003,(5):186-189.